从肉联厂车间主任到军人演员,细数侯勇演过的三大经典角色!


侯勇在1989年毕业后被推荐到了南京军区前线话剧团工作,成为了一名军人,至今已有27年。

1967年,侯勇出生于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县青口镇,是家里的老大,之后在青口小学和赣榆中学上学,中学毕业后,侯勇分配到肉联厂工作,由于吃苦耐劳,很快成为技术骨干,当上了车间主任。

1987年,20岁的侯勇跟一名高中同学去报考江苏省戏剧学校,结果同学没考上,他却考上了话剧表演专业。1989年,毕业后被推荐到南京军区前线话剧团工作。

27年军旅生涯中,侯勇饰演过很多不同的角色,细数起来最经典、最深入人心的,一共有三个。

一、十年龙套一冲成名--------《冲出亚马逊》

侯勇说:“我到话剧团之后,突然觉得理想与现实差距很大。因为话剧团的演员非常多,所以我在那几乎就是做跑龙套的工作,什么军人甲、民工乙等等,而且有某次演一位旗手没有一句台词就演了一年。所以那段时间是我最痛苦的日子,而且因为当时我老婆比我的工作还是出色,所以我几乎就是在家做家务、烧饭了。”

苦苦挣扎在演艺之路上的侯勇终于在34岁时迎来了他事业的转折点。《冲出亚马逊》的导演当时看中了他和另一位男演员,因难以选择最后以抛硬币的方式,选中了侯勇担当男主角王晖。此片让侯勇一炮而红,并获得第8届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男演员奖,第9届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金凤凰奖表演学会奖。

二、渐入佳境攀上颠峰-------《大染坊》

侯勇饰演的陈六子让人感觉看完整部剧酣畅淋漓,极具人格魅力,成功的塑造了一个大字不识但是睿智的鲁商,看完直呼过瘾。

《大染坊》讲述的是民族工业的奋斗史,在主题上更发人深省,它昭示了这样一个不容辩驳的真理,即“国不富则民不强”。而剧中的语言幽默、简洁,人物对话机智隽永,时而贴紧人物性格与情节线索,时而谈古论今、旁征博引,新奇的比喻、警策的句子层出迭见,尤其陈寿亭语言犀利诙谐,言简意赅,擅长比拟讽喻,对北方民间俗语和谚语的灵活运用,独特的语言艺术魅力也是该剧的一大特色。

三、灵魂血肉铸就经典---------《大秦帝国》

侯勇于剧中所饰演秦孝公,面对苦难,选择独自承担,他的担当精神和为民为国操劳的孺子牛精神,令侯勇在诠释这个人物时为之折服。最后,侯勇饰演的秦孝公壮志未酬吐血告别,让观众依依不舍,其在整部剧中的灵魂式演绎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观众称赞侯勇的表演符合人物身份真实再现了这个不太为人知的历史人物,把几乎淹没在历史长河中的秦孝公附着上了血肉和灵魂。

侯勇坦言:“初接到剧本,我对秦孝公还很陌生,只知道他是秦始皇的先祖,而拿到剧本后,才感受到这个人物强大的吸引力,透过几千年的历史长河牢牢抓住我的神经,而我也不得不为拥有这样的先祖感到荣幸和自豪”。

回想十年前拍摄这部戏时的场景,侯勇不禁感慨,当时剧组上下每一个人都像着了魔一样,对这部戏几近痴迷,演员彻夜思考角色,导演反复推敲第二天的拍摄方案,原著作者孙皓晖先生更是坐镇在现场,解答随时来自各方面的疑惑。正是因为大家同心,才会有这样一部历久弥新的作品,才会有这样一群生动的人物。

脱下军装的侯勇,是选择什么样的方式退出现役呢?转业?退休?自主择业?不得而知。但不论如何选择, 他还是会做演员,还是会活跃于舞台和荧屏,不知道他能不能够有新的突破,给观众带来新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