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伟大的转折剧情介绍(伟大的转折树立精神丰碑)


电视剧《伟大的转折》剧照

1934年12月至1935年5月,中央红军长征到贵州境内。讲述这期间惊心动魄历程的电视剧《伟大的转折》,作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优秀电视剧展播首批献礼剧之一,在央视一套黄金时段播出,取得了优异的收视成绩,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

还原真实历史

影视工作者如何站在今天的思维角度,发掘长征对当下的意义?《伟大的转折》主创选择植根史实,坚持现实主义创作手法,对长征的真实状态做了历史和艺术的还原。

该剧内容的核心是红军长征途中湘江战役后的遵义会议、通道会议、黎平会议、猴场会议、扎西会议、苟坝会议、会理会议等一系列会议。这是中国革命由黑暗到光明、由死到生、由失败到胜利的一段时间。全剧没有回避失败与牺牲,没有回避党内路线斗争给革命带来的损失。电视剧一开始就描写湘江战役失败后,在周恩来等人的呼吁下,毛泽东两年来首次被邀参加红军高等军事会议。在通道会议上,毛泽东否定了北上湘西,提出转兵贵州的建议,得到多数人的支持,开启了伟大转折的序幕。

总制片人、编剧欧阳黔森10年前就写过长征题材的电视剧《雄关漫道》。这次如何完成好创作任务?他的方法就是还原历史:“长征历史非常精彩,只要真实地还原历史,那些可歌可泣的故事就非常精彩。”

《人民文学》主编施战军认为,这部剧故事讲得好,首先在于把“开会”写得好、拍得好,“剧里的每一次会议都处理得非常细腻,不仅仅每个人的台词,他们的表情、个人起到的作用、人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甚至后排人的插话都在剧中表现得活灵活现。”

塑造英雄群像

全剧真切描写了第一代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的形成,也塑造了红军基层官兵的英雄群像。

剧作展现了一幕幕壮烈的画面。红军战士章子兄弟俩,渡赤水时哥哥壮烈牺牲,弟弟仍在冲锋陷阵;在突破乌江天堑的战役中,毛振华连长带领战士和乡亲,一天时间扎完50只竹筏;工兵连连长王耀南带领战士们冒着枪林弹雨,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红军战士满怀崇高信仰,用生命与忠诚写下长征历史上惨烈而光辉的一页。在这个意义上,普通战士与最高领袖都是历史的主角。

该剧总导演李伟说,对毛泽东形象的刻画是这部剧的灵魂。主创在创作中着力塑造了毛泽东作为领袖的人格魅力、无私的品格、深厚的学识学养等方面,尤其是他的乐观主义精神和光明之心,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树立精神丰碑

《中国艺术报》原总编辑李树声指出,经过80多年的岁月淘沥、时空化合,长征精神已经不仅仅属于一支军队、一个政党、一片地域,它已成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一部分。“《伟大的转折》真实再现历史记忆,艺术地揭示历史经验,坚守和承传了留存在历史中的英雄主义精神,以期成为今天的思想烛照和精神钙质。”

“这部剧启迪我们,奋力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有4点尤为重要:拥有一颗必信之心,坚持一种必护之理,锻造一支必胜之师,走好一条必由之路。”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院务委员陈晋说。

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副秘书长易凯认为,《伟大的转折》是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的创新之作。应充分肯定贵州影视工作者对本地红军故事的挖掘,“这既是对千千万万牺牲的红军战士的纪念,也是贵州对中国革命奉献的一种表达。”